「嫂子,坐。」封彦将两片竹叶叠起,头对尾地弯成一个能装东西的漏斗状。接着装了一半的糯米,再把那些栗子、香菇……放进去,再放一层糯米,慢动作解析地包成了一个角柱体,再用棉线绑了个活结。
「这个拿去煮熟了,就能吃了。所以,嫂子要不要试试包一个看看?」封彦细心的指导她怎麽弄。很快的就包好了一个,绑上棉绳。易晓荷看到另一个挂鈎上已经有一串绑好的东西,开始期待这东西能怎样的好吃。
「对了,这东西,叫什麽来着?」
接下来就是把搅匀的盐拌面粉拿一半起来,倒进已经事先垫好纸的大木盒里。封彦把粉舖匀了後,再拿一颗蛋压出一个个的圆洞。没有到底,就只是刚好半个蛋形。接着便是蛋白蛋黄分离,小心地把蛋黄放进那半个蛋形洞里。放完後,将另一半的盐拌粉慢慢的倒上去再舖平,封彦点点头说就这样放在阴凉处两天。
被叫来的孙大厨对封彦比了个拇指,说这种做法他还是第一次见。「两日後就可以成功了吧?那剩的这些蛋白呢?」
「我就做个蛋白炖牛奶吧!」这里没烤炉,不然他可以玩一下烤蛋白饼。
封彦眨了眨眼,笑了几声。「那是他自己招惹来的桃花劫,看他自己怎麽解决吧!我无能为力。」封彦边说边笑。
「沂城这里的民风算不上保守,所以姑娘家要是喜欢对方,都是很大方的示爱。」送人出门的店老板笑了起来。
封彦跟赵琮回到南风苑後,看到的是正灌着茶水的叶承轩。他满头大汗,说道:「还好还好,这回还是顺利逃脱了。」
封彦给钱给得大方,毕竟是加急了,所以封彦还多给了一些。店家收了钱,笑得是见眉不见眼,立刻打发人赶制。
走出了店门,封彦等人便听到了不远处一声娇喝:「叶承轩!」
叶承轩一僵,立刻对封彦跟赵琮两人一揖,说了声抱歉先走了,立刻拔腿便跑。封彦一脸懵地看着自家大哥像是被鬼追似的跑得飞快,然後是一阵香风跟一抹粉影跟着追上。理所当然的还听到了那姑娘喊着你好胆再跑啊!给本小姐站住!之类的话
皇帝心想,他是不是真的老了?此时赵公公走进来,弯着腰低声问皇上可要小憩一会?「半个时辰後唤醒朕,除却加急之事,其它一概等朕醒。」
只见皇帝长吟一声,低喃:「封王……也是。朕一直忘了这件事啊……」
眼见警报解除,封岳跟户部尚书交换了下眼神,心想里想的都是两字:成了!封岩内心有些唏嘘,只因为当时的偏见跟听信谗言,他失去的不只是叶夫人的温柔小意跟毫无顾忌直接拿钱袋子给他的豪气;还有他的庶长子。
那个进退有度、聪明绝顶、又有一手好厨艺的大儿子。现下,不只是弥补无望,未来也只会渐行渐远。原应是最亲密的父子关系,现才却是极致的疏离。
「你们以为储君那麽好立?」皇帝笑了一声。「莫忘了朕亦当过储君,当时是费了多少力气才有了这个权利?那几个臭小子们有做了什麽吗?啊?你倒是说说,大皇子除了帮朕多了个皇长孙之外,可还有其它的功绩?」最後一句忽地拉高了音量跟音调,明白表示这几个人胆肥了敢掐虎须拔了。
「请陛下息怒!」此时户部尚书上前一步。「陛下,皇子们既已成年,也该分封出去了。一方面可助陛下您政事上的推动,亦可让皇子们体会民间疾苦,帮着做出成绩来。故而恳请陛下,不若将皇子们封王!」
皇帝扬了下眉。他似乎真的忘了封王一事,点点头,怒意也消去大半。户部尚书示意封岳,他这才上前。「臣附议。皇子们封了王,无论是不是能分封到领地,亦都是能光明正大且更有底气地帮陛下分忧解劳。」
接下来礼部尚书也颤巍巍的上前说了句臣附议。而除了户部尚书以外的几位,都上前说了附议。而静亭侯封岳跟户部尚书彼此互看一眼,决定安静观察。
皇帝眯了下眼,面容没太大变化,指节轻扣着案桌,眼睛一个个的打量过去。好一会後,才开口。「朕倒不知,尔等如此急着扶一个储君出来,是觉得朕坐在这位子太久了,怕朕坐麻了,连脑子都不好使了是吗,嗯?」
「臣等惶恐!」那几个老家伙跪下行礼,口称惶恐。这一跪,其它人也跟着跪了。
此时的京城,正是气氛紧绷之时。皇帝提了一个议题,便是关於沂城设置专门对其它由航海来大康朝做相关贸易的官署,命名以及该怎麽设置还有法令税赋等问题,让大家回去仔细想过後再上书奏摺来让他看。
中书大人显然有些意外,皇帝会如此想。皇帝瞥了他一眼,道:「先前西北跟蛮夷打了仗,缺粮缺银钱,国库也有些虚了。然税赋可不能再加重,会招民怨。赵真这个想法很好,堵不如疏,何况还是能让国库进帐的。户部觉得呢?」
「若是真能进帐,无论多寡,都是好事。」管钱的人,但凡能有所进帐,就算只有一点点,那也都是好事。毕竟国库为了打仗,都快要空了。可又不能增加税赋,容易引起民怨,而一旦到了顶点,就又要乱上好一阵子。万一又被人趁着内乱未平来边境搞事,兵部大概也受不了吧?
29.
封彦看了一下陈列出来的样品,好一会後,拎起其中一个後说:「就这个。只是,我希望是作成这样……」封彦讲解了一下他的需求。「以二十条作成一把,长度嘛,我想想……差不多是这样。」封彦比划了一下,店家拿了软尺过来,让他用这个再比划一次。
「就这个长度,可以再稍长一些。」
「粽子。」封彦以茶水沾指,写给易晓荷看。她点点头。
「如果是不吃肉的,只需把五花肉跟虾米拿掉,花生多加些,切碎一些腌萝卜加进去也就是了。吃时可淋酱油,也可洒花生粉。」封彦说道。
於是他们几个便一边聊天一边把粽子包好,准备待会蒸煮。厨房前的欢声笑语,几乎可以传到围墙外。
叶承轩很快的弄来了封彦需要的东西,连棉绳都一起送来了。於是封彦开始了备料的工作。这工作一大早封彦便起来处理了,周一帮忙打下手。之後赵琮担心封彦太操劳,便跟赵真商议了下,让易晓荷也过来见识见识。
易晓荷忙完之後过来看到的是一桌子舖开的乾竹叶,还有一桶貌似已经处理好还带着香气的糯米,以及一球球圆黄的东西。其它的什麽香菇、虾米、五花肉、栗子、花生米,都一小盆一小盆的分类放着。
「阿彦,你这是要做什麽啊?这麽大的排场……连吊鈎都拿出来了。」
「我也奇怪,为什麽咱们这南风苑就没被人家发现。」封彦说道。
「因为这附近的巷弄住的都是水师府的人啊!」赵琮嘿嘿几声後说了。「所以只要是追问比如方才的事,绝对会帮忙配合混乱对方的。」
封彦半信半疑。不过这也没担误他想做的事,他需要的东西几乎很快就送来了。封彦特别拿了一篮子的鸡蛋,对赵琮说:「阿琮,帮个忙,你把盐跟面粉都倒进这个大盆子里,再帮我搅匀了。」
赵琮食指挠了挠脸,看向自家爱人。「那个、陆大人有意要招叶公子当上门女婿……」
「啊?」封彦傻眼了。「这,叶家的老祖宗会被活活气死吧?」
「所以叶公子他才会跑给三姑娘追……」赵琮有些不好意思。
「也好。由礼部拟封号,除了六皇子、七皇子之外,其它的都先封郡王。之後再论功升阶,至於各位皇子该如何分配到各部,朕自有打算。」
皇帝起身,广袖一甩後转身欲走。「今日到此为止,若无急事,一律上摺子。」皇帝声音里明显透出了一丝的疲累。
寝殿很大,富丽堂皇。然而换下一身明黄龙袍的皇帝,放眼四周,顿时觉得,这地方就算再多的东西,也还是让他觉得空虚。回想前半生,他竞竞业业,耗尽心力,好不容易终於脱颖而出,终而坐上了那把金龙椅。
中书大人压根没想到他俩居然提出了先封王,再来讨论谁才适合当储君一事。自古以来虽是立嫡立长,大皇子本来就是嫡长子,先天条件可说是再好不过。
然而,一切似乎不像他所想的那样。皇帝对於皇子们似乎不甚满意,即使是自己的嫡长子。难道说,是他想岔了?可多年的朝堂经验,他自认为自己所推理出来的答案并无任何错处。
若是封彦在场,兴许会冷嗤一声,说,君心难测。再者,身为最顶端的掌权者,岂容任何人能揣测到他的心意?那还了得?坏就坏在中书大人太过自负,也没了进退,擅自揣测天子之心。
「朕是有多糟糕啊,让你们这帮老家伙,放心不下,非得要有个继位的才肯安心了,啊?来,给朕说说,朕听着!朕哪里没做好了?」皇帝依然是平常的口气,平稳的表情,只是换了个有些随兴的坐姿。
一时之间,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出声。整个大殿之上,体现了何谓最高品质——静悄悄。
一点议论的声音都没有。那几个老臣顿时背後冷汗直冒。中书大人只得再一揖到底,道:「陛下,立储本就是该做之事。何况皇子们大半都已过二十,除了最小的六皇子跟七皇子之外。而大皇子也替陛下诞下了皇长孙,此时更应该立储了呀!」
中书大人闻言,内心暗骂了句这个死老匹夫,然而脸上表情不变,开口便是陛下英明。接着,便双膝一跪,说了句臣有要事上奏。
只见这位中书大人开口便是舖陈了一堆,道出陛下如何英明威武,政绩如何如何的好。待得差不多了,话锋一转,说大皇子也已诞下皇孙,是否该考虑立储之事。
皇帝先前还听得津津有味,似乎在等着中书大人把正题给讲了。哪晓得话锋一转,便是提了立储之事。
「好咧,记下啦,大概什麽时候要?要几个?」
封彦思考了一下,说:「先来十个吧!越快越好。明後天……好像有点赶啊?」
「这个不难,明天傍晚左右送给您!」

